“哇,这样的渔家头饰和渔家衣服搭配起来太漂亮了。”“渔家汤圆和糍粑是非遗,平时难得吃到,真好吃!”……9月6日至7日,大亚湾霞涌街道新村村很是热闹,惠州市妇联与大亚湾开发区妇联联合主办的“共建美丽庭院传承渔家风情”——渔家文化探秘活动在这里欢乐举行,吸引了300余名本地居民和外地游客的热情参与,共同沉浸式感受渔家文化的独特魅力。
此次活动以“美丽庭院+文化传承+巾帼创业”为核心,精心设置了“美丽庭院”参观、渔家文化溯源、渔家簪制作实训、仙姑髻盘发技艺体验、渔家服饰亲子摄影、非遗美食制作以及本土小吃品鉴等多个环节,为大亚湾秋日增添了一抹生动色彩。
“美丽庭院”里DIY盆栽小景
霞涌街道新村村是一个传统渔村,2021年获评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,2023年入选省“百千万工程”首批典型村。村里有全市首个渔村展览馆——霞涌渔村历史民俗展览馆,馆内展出了近200件渔家老旧物件。
亲子DIY盆栽小景。
活动期间,25对亲子家庭走进霞涌渔村历史民俗展览馆,在讲解员的细致引导下,兴致勃勃地参观馆内藏品。大家循着展品脉络追溯渔家传统,对渔民过往的生产生活场景、渔村的历史演变有了更直观、更深刻的认知。
参观霞涌渔村历史民俗展览馆。
新村村还是一个网红民宿村。依托滨海资源优势,村民利用自建房经营特色民宿和家庭旅馆,成为霞涌旅游一张靓丽名片。民宿“叮当的海”是其中的代表之一。近年来,“叮当的海”女主人丁沙沙和家人将民宿旁的空地精心打造成一个有花草、有秋千、有帐篷、有艺术感的美丽庭院,成为民宿吸引客人的亮点。2023年,该民宿被评为广东省“美丽庭院”户。
在此次活动中,亲子家庭齐聚“叮当的海”庭院,开启了一场趣味十足的盆栽小景DIY创作。大人和孩子一起为小花盆涂上喜欢的颜色,在盆里种上多肉等植物,耐心呵护一个个盆栽小景在自己手中诞生,现场充满温馨与欢乐。
体验渔家服饰感受渔家风情
渔家发簪和服饰,是渔家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每当妈祖诞、渔家婚嫁等重要节庆日,渔家妇女便会穿上新制的渔家衣服,梳上“仙姑头”,戴上渔家发簪,在行走中摇曳生姿,尽显渔家女子的独特韵味。
亲子体验渔家服饰。
此次活动还特邀老师现场演示渔家簪制作技艺,参与者们在老师指导下巧手编织“仙姑头”发饰,感受簪影流转中的渔家智慧。渔家服饰体验,更是让参与者们乐此不疲:大人孩子纷纷试穿色彩鲜艳的传统渔家服饰,在专业摄影下定格“渔女风情”,留下珍贵影像。
体验做渔家发簪。
渔家汤圆、糍粑、硬壳饼、鸡仔饼、糖水、毛线织品……活动现场还设置了特色小摊位,各种非遗、特色小吃及巾帼创业产品,让参加活动的大人小孩流连忘返。其中渔家汤圆制作技艺是市级非遗项目,霞涌糍粑、云片糕制作技艺是大亚湾区级非遗项目?;疃殖』褂邢加眶亵沃谱骷家战萄?,大人孩子争相排队体验糍粑制作,品味非遗魅力。
体验做霞涌糍粑。
“这样的活动丰富多彩又有意义,让我们深入了解了本地的渔家文化,也切身感受到了美丽庭院带来的美好体验!”参加活动居民和游客纷纷为活动点赞。大家表示,今后的生活中将积极参与“美丽庭院”建设,也希望今后能多举办类似活动。
据了解,近年来,区妇联坚持党建引领,将“美丽庭院”建设作为“百千万工程”的重要抓手,扎实推进绿美生态大亚湾建设,已建成一批有颜值、有产值的“美丽庭院”。接下来,区妇联将继续深化“美丽庭院+”模式,带动群众积极参与美丽庭院建设,探索与乡村旅游、民宿经济、文化传承等更紧密的结合,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能。
文图 惠报全媒体记者匡湘鄂 通讯员黄晓萍 胡蕊